蜀河古镇位于蜀汉两水交汇之处,地处两省三县交通枢纽,地理位置十分优越,西达川汉,北上关中,南下鄂西,东进中原,是汉江上游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重镇,素有“小汉口”之美称。
蜀河一名,最早可推为西周建立之初,周武王封藩屏周时,封蜀国于河南南阳以北,贫穷积弱的蜀国迫于楚国扩张,率民西迁,曾在此停留,故因此得名。《旬阳县志》所记载的古墓葬史料中,我镇晏沟村王家庄有传说墓——蜀王冢,相传此地是蜀王屯兵之处。早在1700多年前的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就在此置兴晋县,时属魏兴郡(今安康市)。后随历朝更迭,蜀河名称亦因师改称。但一直是县郡所在地。从古至今,这个仅0.8平方公里的弹玩之地,曾演绎过整治、经济、文化的辉煌历史,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和商家必经之路。解放战争时期,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立了红色根据地,解放初期,曾在此建立红色政权——上关县人民政府。1956年5月,正式设为蜀河镇,是当时全省县以下四个建制镇之一。
如今的古镇没有繁华的商业气息,却保留了最原始的自然风光。它依山傍水而建,古镇内众多古老的建筑和街道,让整个古镇都充斥着古色古香的韵味。进入古镇,一切都是那么的静谧和悠扬,仿佛时光为它停滞不前,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古老和神秘。
蜀河古镇人文景点众多,文化积淀厚重,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口岸。明末清初,商品经济日趋发展,湖广移民大量迁入,汉江黄金水道进入鼎盛时期,四方客商纷纷在此定居经商,建商号、开当铺、设钱庄百余家。嘉庆年间,曾任洵阳知县的俨如煜(1822年)所编《三省边防备览》一书中称蜀河:“商贾云集,为汉江小都会”。从今至留存在蜀河中学外墙上最早广告:“大英帝国哈德门香烟“可见一斑。他们的到来,也促进了蜀河文化繁荣兴盛。为便于聚会和联系,各地客商纷纷依原籍建馆结社,根据不同信仰、不同地域在雄关险道上建起足以令蜀河人引以为豪的众多会馆寺庙。如:山陕会馆(三义庙)、黄州馆(黄州帝主宫)、回帮的清真寺、武昌帮的武昌馆、江西帮的万寿宫、船帮的杨泗庙及本地帮的火神庙等。因此,古镇的许多名胜古迹都保持了不同时期、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和行业特征,蜀河镇因此而成为汉江文化的一个缩影。
蜀河古镇内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物遗迹,但它却是免费开放,不收门票的,如果你是自驾游开车过去的话,这里停车也是免费的。因为它在全国的知名度不高,所以如果你是周末和节假日过去,车位和住宿都不会太紧张,而且当地的消费不高,非常适合“穷游”一族。
蜀河古镇内非常的静谧、原始,人文景点众多,文化底蕴深厚。黄州馆是古镇最著名的景点,它位于蜀河街后坡,曾是客商聚集的会所,所以修建的十分精美壮观。由门楼、戏楼、拜殿、正殿构成,虽是不同时期建造,但是风格统一、层次分明,十分的和谐。黄州馆的全部殿宇都是清代的砖木结构,豪华无比却又庄重大方,在这里还可以感受到当年商业的繁华气息。
杨泗庙位于蜀河镇古渡口,是古时候的船帮会馆,其中供奉的便是船工始祖杨四爷,古时候的船主和船工出船的时候,都会到这里来祭拜杨四爷,保佑他们一帆风顺。之后还会定期的举办庙会,搭台唱戏,热闹非凡。殿中的杨四爷神像威严十足,殿角的石碑则留下了当年水运贸易繁华的痕迹。著名的朝阳古洞,深不可测,据民间传说,绵延千里可达四川。
蜀河古镇历史悠久,是陕西最值得一去的古镇,拥有繁华后的原始之美,门票停车后都免费。整个古镇都是原生态的,完全没有商业气息,当地居民安居乐业,民风淳朴,你还可以看到他们到河里洗衣服,甚至挑水做饭,让人感叹着生活的美好。 |